最近被各种新闻轰炸,同时大块时间又忙于其他事情,阅读公众号内容的频次越来越低。今天上午花了2个小时,翻看了21天几百条的公众号消息,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:有价值的内容太少了!

个人之前一直保持着一个小习惯,就是每天会不定时的把公众号中推送的消息进行处理,要么删除、要么阅读、要么收藏。为此,每天也花费了不少时间,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。毕竟,本人也在做公众号内容的输出。

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,春节在家期间每天会抽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读书,十多天读完了一本《人类简史》。今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翻看了几百篇公众号文章,却发现获得有用信息比不上书中的一两个章节。

关注的技术号比较多,但这几百条信息如果分门别类大概包括以下内容及现象。

技术文章:转载居多,而且出现大量重复转载现象,一篇文章可能会被三四个号转载。大家都很忙,但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在“讨巧”。

实时新闻文章:从故宫事件、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、过年攻略、武汉疫情、科比、传谣、辟谣、传谣、辟谣……这类文章几乎占到80%的比重,但当事件过去之后回头看,更多的只是煽动“情绪”而已。

广告推荐:公众号互推文章、公众号广告文章等,这类文章一般几天后会被删除,所以多少点开已经是被删除状态了。

底层价值及书籍推荐:这类文章算是最感兴趣的,也是认为价值最大的,但占比太少了。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文章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人物要数曾国藩。而目前关注的公众号中只有一两个号持续坚守底层价值输出。

放下手机,我在思考:

作为公众号的运营者,公众号的整体内容将会走向何方?如何给用户带来价值?如何输出一些底层逻辑和认知升级层面的内容?而不是新闻过去一周后,所写的内容再也没有价值了。

作为读者的我,是否该放弃这块投入与产出极其不对称领域?每天花费不少时间在推送的公众号文章上,所获得的收获却不如读一小时的书有价值。

就目前情况来看,我会大量减少在公众号内容阅读上投入的时间,而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系统学习上,比如读书、听讲座等。同时,我也强烈建议大家适当控制这方面的时间,虽然作为公众号运营者,我是希望获得大家更多的关注。

前些天,一位当大学老师的朋友给我发了他花很长时间写的一篇文章《一个20岁的年轻人决定掌握自己命运时他做了什么》,内容写关于沈从文年轻时的经历对他成为一代作家的影响。

朋友发文章的目的是让我帮忙修订一下,但我哪有那么深的文学造诣,还好读过一些关于沈从文的书,于是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,读完了这篇近万字的文章,并批注了一些小建议。

回复朋友说:文章写的真好,比起几年前你让我看的文章,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了。朋友说:你说心里话,别照顾我情绪,另外两个朋友看了,几分钟后回复我说,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,如何吸引读者眼球?

朋友最后又补充了一句:或许他们根本没静下心来看……只能是一声叹息,朋友的两个朋友都是靠“稿费”生活的,或许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评价文章的好与不好有另外的标准吧。

今天这两小时公众号文章阅读,给我最大的直观感受就是:大多数的文章都在靠吸热点引眼球获得流量,靠调动用户“情绪”来获得传播效果……或许观点有些偏激,误伤着勿怪。

那么,在浮躁的社会中,那些精雕细琢的人又该何去何从?被推崇为“工匠精神”的传承者,或成为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良币?无论如何,还是遵从内心,向价值出发……



翻看了21天的公众号内容,只发现一个事实插图

关注公众号:程序新视界,一个让你软实力、硬技术同步提升的平台

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程序新视界原创文章,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

本文链接:http://choupangxia.com/2020/02/04/value/